中西设计师差异,你喜欢“直的”还是“弯的”
   	        来源:17/12/01
	   
	   
   	        
   	     
	 
	
	
		与设计师沟通
		 
	
		“中西思维方式差异”
	
		“基本上可以总结为”
	
		“弯的还是直的”
	
		“解析与整体”
	
		“精确与模糊”
	
		……
	
		就像白天和黑夜
	
		白天不懂夜的黑
		
		
		雇主 • 与 • 设计师
		 
	
		
			中|曲线思维,习惯迂回表达观点
		
			西|直线思维,喜欢开门见山表达观点
			
			
				【中】你能设计几款出来给我们先看看吗?【雇主】
			
				【西】我希望我的xoxo能有ooxx,你觉得呢?【雇主】
				
				
					【中】嗯...还有别的设计吗?【设计师】
				
					【西】我不太喜欢这个设计【设计师】
					
					
					
						【中】 ◆ 【西】
					
						▼
					
						怎么想怎么说
					
						 
					
						喜欢就喜欢|不喜欢就不喜欢
					
						 
					
						可能你会不高兴我很抱歉
					
						 
					
						但
					
						该说的还是要说
					
						 
					
						我需要告诉你我的观点
					
						▼
					
						|直来直往|
					
						 
					
						双方都是在彼此说服的过程,追求一个平衡点
					
						 
					
						遇见西方设计师,直接了当表达观点比较好
					
						 
					
						提升设计效率
					
						 
						
							【中】 ◆ 【西】
						
							▼
						
							想说不能说
						
							 
						
							不得不说就绕着弯儿说
						
							 
						
							因万事“和”为贵不得罪人
						
							 
						
							▼
						
							|习惯迂回|
						
							 
						
							委婉的表达你我的观点,很多时候不得已而为
						
							 
						
							遇见这样的设计师,提问式的表达观点比较好
						
							 
						
							了解设计理念
						
							 
							
							中西方设计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。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,那么中国以“辨证”为主的思维途径,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。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,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。
							
							
							
							
设计师 
					 
					
						
							—  解析与整体  —
							 
						
							中|设计重整体
						
							西|设计重解析
							
							
								【中】 ◆ 【西】
							
								▼
							
								重理性、逻辑、实证
							
								 
							
								强调个体|善逻辑思维
							
								 
							
								设计作品注意细节,关注具体问题
							
								 
							
								体现自身的实用价值完美
							
								 
							
								比例就像人体黄金分割比例一样重要
								 
							
								西方设计师,思路体现创意、设计、实用这些方面
						 
					 
				 
	
		  
		
			【中】 ◆ 【西】
		
			▼
		
			重悟性、直觉、意象
		
			 
		
			强调群体|善形象思维
		
			 
		
			设计作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
		
			 
		
			有时候整体美观,其实细节问题已不重要
		
			 
		
			处理事情就像中医,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
		
			▼
		
			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,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。
		
			
			 
			
			中和西方的设计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,各有所长,我们应该在注重整体性的优势上,多训练解析性或分析性思维方式。
			
			
			 
 
		
			设计师
			
				—  精准与模糊  —
				 
			
				中|设计思维偏模糊
			
				 西|设计思维偏精确 
				
				举例说明:美国的心理学家最近做了一个实验:试验者要求中国人和美国人看水下景物的录像,让他们说出看到了什么。他发现,美国人的眼光直接奔向那些最亮的在水中运动最快的物体,例如,三条游来游去的鲑鱼;而中国人更有可能说他们看到了一条溪流,看到水是蔚蓝色的,水底有岩石,然后才提到水里有鱼。
		 
	 
 
	
	 
	【中】◆【西】
	▼
	精确性
	 
	重视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
	 
	任何设计都是有一个固定公式,
	 
	例如:台阶迈步,会考虑人的迈步规律
	 
	固定公式
	 
	设计出符合人的迈步规律
	 
	人性化设计作品
	 
	
		【中】 ◆ 【西】
	
		▼
	
		设计上能全面把握事物,通观全局
	
		 
	
		但是所得到的认识不深刻,
	
		 
	
		不能对某一方面做更仔细、
	
		 
	
		更精确的认识或研究,
	
		 
	
		对事物之间的界限不能分得很清楚
	
		 
		
			然而,西方设计师们也发现设计的世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事实,如在程度、关系等方面,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具有精确的结论,反映在思维中就产生了模糊性,由此产生了模糊数学、模糊逻辑、模糊语言等学科。
		
			总之,西方设计有精确思维的传统,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,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;中方设计擅长于模糊思维,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。这说明,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,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。
		
			 
			
				 
			
				区别于
				 
			
				雇主能让一部分人了解想法
			
				 
			
				设计师能让大部分人明白观点
				 
			
				并且体现整体,注重创意、设计、实用
				 
			
				so
			
				 
		 
		
			 
	 
	
	
	 
	
		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编译
	
		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,但请务必注明出处,尊重他人劳动。
	
		文章转载自:HTD赫韬建设丨办公装修系统服务商